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站内搜索:
 
 
 春潮首页 
 社团活动 
 社团建设 
 网上党校 
 理论园地 
 红色经典 
 学子风采 
 春潮期刊 
 荣誉室 
 文件下载 
 周年庆祝 
 领导题词 
 
  中特色发展历程
当前位置: 首页>>春潮网>>网上党校>>中特色发展历程>>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的历史回顾(1)
2011-06-10 22:33  

   [摘 要]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和拓展,从十二大起,十五年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11次概括和论述,十五大正式将这个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深刻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形成过程

  [作者简介] 程中原,研究员,当代中国研究所。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1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即致力于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结合。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指出现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要求进行第二次结合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 2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创举。毛泽东采取赎买政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成功,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提出的设想,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为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经验。

  毛泽东领导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主持制定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三项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

  毛泽东领导了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制订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尽力纠正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贯彻执行总路线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制订了一套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各个领域都有了比较符合中国实际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章程

  毛泽东开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在他的领导下,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都有很大发展。与此同时,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拥有了原子弹、氢弹,打破了核垄断;掌握了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技术。这一切,为改革开放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是实行第二次结合的理论成果,为找出一条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已经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共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分两步走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蓝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方向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目标。毛泽东在领导党和人民进行探索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创造,固然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而探索过程中的重大失误和严重挫折,其深刻的经验教训也是留给后来者不可缺少的宝贵启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起了不可磨灭的奠基作用。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1982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二大之前,在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指导下,全党在总结建国以来30年正反两方面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失败教训和拨乱反正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1979年国庆30周年讲话到1981年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概括。

1979年邓小平主持起草、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由叶剑英发表的国庆30周年讲话,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讲话对现代化作出新的解释,指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在提出民主与法制的要求后,又第一次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而比较完整地确定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和纲领。国庆30周年讲话虽然还没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但已经明确提出了要走适合中国的道路:“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和特点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3

  邓小平主持起草、1981年经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指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的阶段4 ,并对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作出了初步概括,从主要矛盾、工作重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和执政党党风建设等方面作了阐述。

  正是在总结历史教训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全新的科学命题。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5 这段名言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志。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与概括和邓小平理论的正式命名

  中共十二大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随之丰富发展。从十二大到十五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内涵的概括和论述从未间断,直到十五大将这个理论正式命名为邓小平理论15年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括与论述,举其要者有11次之多。

  第一次,1983717日,为解释、宣传《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作题为《试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讲话,指出:“《邓小平文选》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讲话扼要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取得的成果,指出: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提法,不是偶然地或者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我们经验的总结,历史发展的必然。可以说,这样一个提法,是对于我们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6 这篇讲话以十二大精神为指导,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初步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究竟包含一些什么内容 6](pp.201216

  第二次,1984630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的谈话中,相当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邓小平指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制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思想路线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坚持毛泽东说的实事求是,坚持毛泽东的基本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十分重要,坚持社会主义对中国也十分重要。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关闭窗口

地址: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

维护管理:beat365手机中文官方科协